文化是精神传承的重要纽带胸大的姑娘歌词,让记忆中的旋律,响起,在您的生日2017-07-01
特转发《党的文献》微信公众号推出的纪念建党96周年特刊
《党的文献》微信公众号推出纪念建党96周年特刊
精选记忆深处红歌,重温熟悉旋律,
谛听历史叙述,唱响心中真挚音符。
最美的颂歌献给党胸大的姑娘歌词!
0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时期。3月10日,蒋介石出版胸大的姑娘歌词了《中国之命运》一书,并提出"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口号。
针对这一形势,中共中央出版了《评中国之命运》,延安《解放日报》及时发表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晋察冀边区抗联委派群众剧社组成若干小分队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著名音乐家曹火星就是其中一员。
1943年9月,19岁的曹火星作为群众剧社成员与另外3人组成小分队,从晋察冀边区总部出发,跋山涉水来到平西房(山)涞(水)涿(县)新区霞云岭堂上村。
当时平西抗日根据地房涞涿联合县堂上村已先后开展了民主建政和减租减息工作。年仅19岁的曹火星被这里火热的抗战生活所感染。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经毛泽东建议添加上“新”字。歌词中"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正是当时生活的写照。
一个至今为堂上村人津津乐道的细节是,曹火星成歌的那个清晨,疲惫而兴奋的他推开房屋的大门,叫住正在学校空地嬉戏玩耍的8名儿童团员,将一夜所成相授。80多岁的李万代当年14岁,他还记得胸大的姑娘歌词:"胸大的姑娘歌词我们几个在玩,门开了,曹火星在里头喊我们,说要教我们唱歌。也没学多长时间,他唱,我们跟着哼,也就一两遍的工夫吧。"
那天早晨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在中国大地上首次唱响。
02跟着共产党走(又名《你是灯塔》)
1940年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岁月,也是沂蒙根据地发展壮大进入鼎盛时期,此时抗大一分校从晋东南转战到沂蒙山区。为了迎接建党十九周年和抗战三周年,学校要在这一年“七一”举行党代会开幕式。开幕式筹备期间,校政治部请校文工团创作一首新歌,向党的生日和党代会献礼。
当时作曲家王久鸣任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副主席,他接受任务时说:“如果有人在10分钟内能写出歌词,那么我10分钟也能把它谱成歌曲。”政治部干事沙洪听到后说:“他能在10分钟内谱成曲,我也一定能在10分钟内作完词。”说完他就在树荫里席地而坐,竟然真的只用10分钟就把歌词写好了。拿到歌词后,王久鸣一边看一边哼唱着,谱完曲子后一看时间,也正好是10分钟。随后,这首歌就由校文工团在校党代会和建党19周年纪念会上正式演出。
这一歌曲的诞生表达了沂蒙根据地抗日军民的心声和信念。据词作者沙洪回忆,当时他们每到一处,无不被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团结抗日的豪迈热情所感染,正是感受到山东军民对党的爱戴和信赖,才有了把党比作“灯塔”“舵手”、歌颂党是“领导”“核心”的真情表达。他说:“要写一下子就出来了,不需要多少在文字上的作,不是作出来的,那是山东军民的一种声音迸发出来的。”
七月一日,此歌在岸堤开始传唱,从此以后便唱遍全国各地,许多进步青年唱着此歌走向抗日战场。1946年,新四军北撤到山东时,沙洪在上海秘密入党时,在宣誓会上唱的就是这首歌。
0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词曲)作于1952年。该曲以内蒙民间曲调为素材,旋律宽广舒展,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及地方色彩。歌词原来是用汉语写的,后来由蒙古族诗人那·赛音朝克图翻译成了蒙古语。在牧区,人们用蒙古语演唱,表达更为自然流畅。
1951年夏天,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美丽其格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闭目端坐,一遍又一遍地拉着马头琴。他想在琴声和心声的交融中寻找一种灵感:写一首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
此时,草原上骏马奔驰的种种美好景象一起涌上心头:“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曲调和歌词几乎同时喷涌而出,一气呵成,《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就这样诞生了。
美丽其格是位蒙古族男子汉,但是因为名字的关系,却引起了不少有趣的误会。
1950年第一个国庆节,全国都派代表团到北京,内蒙古和其他民族地区代表团一样除了正式代表团外还有个附属团——文工团。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北京饭店逐个接见代表团成员,美丽其格和马头琴大师色拉西等向毛主席敬了酒。
那一夜美丽其格失眠了,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连夜写了一首小诗《举杯祝福毛主席》。第二天,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来采访,这首诗被团长拿给记者们看,不想几天后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从1956年后,这首诗入选全国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直至“文革”开始,仍然有小学语文老师给学生讲:“这首诗出自内蒙古大草原一位美丽的姑娘之手……”
04唱支山歌给党听
1963年,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高潮。《唱支山歌给党听》就是在这次高潮中产生的一首优秀歌曲。
它的歌词节录于《雷锋日记》,是雷锋从报上摘记的一首诗,作者为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职工姚晓舟(笔名蕉萍)。姚筱舟回忆说,这首诗的其他部分都写得比较“顺手”,只有第二段中“鞭子”这个词,难为了他个把钟头。
他的初稿是“旧社会三座大山压我身……推倒大山做主人。”但他反复斟酌,总觉得不够味,又找不到更恰当的词句替换。心烦意乱中,他随手翻阅一本小人书,偶然看到一个肥胖的地主拿着鞭子打几个长工。他灵机一动,觉得用“鞭子”来形容旧社会的残暴和苦难比“三座大山”更形象化,于是他马上提笔改成“旧社会鞭子抽我身……夺过鞭子揍敌人!”
作曲家朱践耳将其谱成山歌风味的独唱曲,作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由胡松华首唱。这是一首深情——悲怆——激昂的“三部曲”式歌曲,情感诉求十分强烈,凡有过相似经历的人,都能产生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