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小工作室 小小工作室小烟在线试听文件路径

Uu酱 2024-08-16 278 489

  小知足与大梦想

  ——记我校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

本报记者 马志敏

  在舜耕校区图书馆106房间,有这样一个科研团队——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成员由我校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小小工作室的7位教师构成,平均年龄35岁。

  106房间仿佛有着与生俱来的“魔力”,每天一大早,只要没有课,团队成员们就来到这个工作室,“团长”刘华军和其他老师、研究生们凑在一起,讨论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梳理思路,然后“开工”。小小的工作室人气很旺,精气神十足,处处充满着自由的学术氛围。

  一介书生,一个地方,研究学术,大有作为。团队科研成果频频“亮相”,大获丰收,智库报告得到郭树清省长的批示。

小小工作室 小小工作室小烟在线试听文件路径

  photo

  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

人到无求品自高

  工作室在地下一层,十几平方。还好,些许阳光照射进来,够温暖。

  工作室北墙边“一溜”书橱,靠窗几张写字台,都是刘华军从图书馆“淘换”来的“老古董”,为此,成员们还有些小“得意”。东南角的复印机是“摆设”,坏的,大家觉得,放在这里“撑撑门面”也好。在这些“家当”上面,摆着团队成员自己掏腰包买来的绿植,整个屋里顿显生机勃勃。当然,“生机勃勃”的还有一群正在搞科研的年轻人。

  “很知足了。有这样一个工作室,大家有个地方聚拢在一起,可以探讨学术问题,很幸福了。”刘华军和团队成员都这么认为。

  说起工作室的来历,成员们很是自豪。2015年11月,团队的智库报告《关于加快建立山东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建议》,得到郭树清省长的批示,在学校引起小轰动。在学校主要领导的关心下,学校图书馆为了支持团队的科研工作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作为团队的工作室,后因图书馆整体升级改造,工作室迁到了现在的106。

  书桌上的笔记本电脑,是大家从淘宝淘来的二手货,“便宜,我们是‘二手电脑大客户’,都淘出经验来了。上网、码字、做科研是够用了。”团队成员陈明华告诉记者。

  书桌上的记账本上,清晰地记录着团队的花销,小到一张纸、一桶水,“大”到打印机、投影仪,都是团队成员自己掏腰包买的。团队入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学校有政策投入资金,种种原因钱还没到位,为了科研需要,他们想都没想就先行垫付。

  “没钱也得搞科研,更不用说学校准备拨付科研资金了,更得好好干!”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追求是一致的,他们笑称都是围城里的人,比较宅,清心寡欲。

  这样一群安贫乐道、与世无争的年轻学者天天聚在工作室,小小的工作室,代表团队的全部,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团队仰仗它,科研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眼见一项项成果从这里孕育成长,开花结果,心里充盈着满满的获得感。

  让成员们担心的是,团队没有106房间的“行使主权”,他们一方面由衷地感谢图书馆的“忍爱”之义,一方面担心随着图书馆用房需求的不断增长,他们的工作室随时都有“不保”的可能。对此,他们缺乏安全感,感到无能为力。工作室是团队最基本的需求,没有基层的需求,哪来高层的自我实现。

  106之乐,乐不在于怀瑾握瑜,在于能够施展智慧、能力和才华。这里不能带来物质的丰裕,却能带来精神的追求。工作室寄托着这个群体的深厚感情,承载着团队的奋斗轨迹,与其说是“小知足”,不如说“大大的珍惜”更确切。

守得云开见月明

  说起团队的成立,实属机缘巧合。2013年,酷爱学术钻研的刘华军越来越感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于是呼朋唤友。很快,有着共同兴趣和追求的杨骞、孙亚男、陈明华三位老师加入进来,2015年又吸收姜琪、王谦、白洁老师加入。目前共有7位教师、15名研究生及经济学实验班部分学生组成。

  纯本土,是对团队的定义。团队成员都是本校教师,挚爱着这片热土。当然,他们的认识很客观,不是不引进高水平,而是人才资源不对等,科研水平不对等,难以实现。通过慢慢积累,团队的科研实力已有很大的提高。在他们看来,本土化发展,用好存量,自力更生,也是切合团队目前实际的人才发展战略。

  团队是纯民间的,研究成果是学校的。团队成员不论男女,都像“老爷们”,干活比较“猛”。以2016年为例,团队就拿下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3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2项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3项成果获得2016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人次入选学校第二批人才支持计划,目前团队共6人获得人才计划支持。同时,出版2部专著,A1论文(含已录用尚未出版)4篇,A2论文8篇,B类论文8篇。他们笑称,产量蛮高,一年完成了三年的任务。

  团队特色鲜明:心无杂念,潜心科研和人才培养;自由讨论,学术氛围浓厚,科研连续性强;打造“团队带头人——团队成员——研究生——本科生”立体多层次协同科研体系;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齐头并进。

  团队每年撰写一个智库报告呈送省政府主要领导;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本科生课堂全面体现,拓展延伸到本科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收效明显,本科生入选数量经济学年会就是例证。

满园桃李竞芳菲

  人才培养是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科研团队最值得欣慰的工作,近年来刘华军指导的2名研究生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连续4届获得校优秀硕士论文。2016年,刘华军及团队成员指导的3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名研究生获得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研创新成果二等奖、1名本科生论文入选2016年数量经济学年会并宣读论文、1名研究生推荐免试攻读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刘华军的学生看来,刘老师的团队,扫光一切奖项,并在学生中一代代传承。这是真正培养人才,为国家储备栋梁。

  关于人才培养,刘华军从学习和创新两个方面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关于学习。《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其重要性。然而现实是,学生在努力学习,却少了些快乐。问题出在哪里小小工作室?如何让学生们从学习中体会快乐,是大学老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刘华军的建议是增加每个课程的实践环节,同时更加重视实验类和实践类课程。

  关于创新。“温故而知新”,也出自《论语》。然而,温故不见得就知道新在哪里,而若要知道新在何处,则必然要温故,所以温故是知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以此为出发点,刘华军建议,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方面,课堂教学、教科书、考试等方面必须做出重大改革。课堂教学要注重启发,启发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教科书不仅提供了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为创新找到了批判的对象;考试形式应该从死记硬背向“无答案”的发散式考试转变。

  刘传明是刘华军的硕士研究生,这个高中、大学本科都名不见经传的学生,跟着刘老师读研却成了“传说”——2篇A1论文,5篇A2论文,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跟着刘老师,人生发生很大变化。”刘传明告诉记者,“一开始什么都不会,跟着刘老师安排的步骤走,每天到工作室,刘老师手把手地指导,大家一起做科研,学得更快、更好,不知不觉就增加了从内而外的自信。经常觉得,有本事就拿出文章来比比。”刘传明经历了从自卑到自信的历程,高中复读,本科英语四级几次才过,跟从刘老师后,眼见4个师兄,每人有4篇“拿得出手”的论文,国家奖学金更是“标配”,他暗暗想,这样的好“传统”,不能在自己这里“丢”了,必须努力。就在记者采访前一天,他通过了推荐免试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的面试。

  团队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心有灵犀的会意,拍桌子式的讨论,拿下成果的执着。他们用成绩刷着“存在感”,更希望拥有学校的“资助”,物质上的其次,主要是精神层面的。

小小工作室 小小工作室小烟在线试听文件路径

  团队的下一步目标是,出高水平成果、有影响力的智库报告,为此,他们砥砺前行。

  1263期第二版

  

  编辑 | 任柯柯